貝殼與魚鱗也能做成藝術品
對邊在海邊長大的人來說,貝類、魚鱗都是常見之物,在漁民紀力仕的眼里,這些都是大自然的恩賜,他把內心的美托付于這些身邊的小玩意,創造出一個美輪美奐的藝術天地。

在紀力仕的工作室里,有1000多種貝殼。紀力仕祖上幾代人都是濠江的漁民,上個世紀改革開放后,一家人開始進行遠洋捕撈作業。這也讓紀力仕有了非常好的收藏條件。
紀力仕從小就很喜歡海洋里的一些東西,從小捕魚時看到一些小螺小貝的時候就覺得很開心。和父輩們不一樣的是,紀力仕不止囿于漁船之上,在事業之外,他把心安置在這個海洋貝類藏品展廳里。
紀力仕夫婦說,近十年由于海洋資源越來越匱乏,這些東西已經很少了,他們希望通過采用海洋材料制作藝術作品喚起大家對海洋資源的重視,并加以保護。
這樣的作品都是用魚鱗制作的。紀力仕取下魚鱗后要經過處理,根據不同部位的厚度和硬度進行創作,一刀一刀剪出羽毛的形態,一幅作品,需要剪上2、3萬刀。
在濠江,用魚鱗片來制作飛蟲鳥獸還不多見,加上由各種貝類組成的藝術品,讓人賞心悅目。人類在認識海洋和征服海洋的過程中,也應心存敬畏之心,保護海洋,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